锦天城律师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学生讲授实务模块课程
2013-04-1025882013年03月29日下午,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云律师作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校外兼职导师应邀在复旦经院205报告厅为复旦经院金融硕士班的同学讲授专业学位实务课程。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对赌协议的‘是与非’——最高法院‘一槌’能够‘定音’吗?”
李律师从解读3月17日总理记者见面会传出的“法治声音”开始谈起,以脍炙人口的唐诗和名言为例,从理论上简要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谈到在抽象层面注意私募股权投资的商业逻辑的同时,能够换位思考,培养以法律视角关注同一事物的习惯,进而形成法律思维,将法律思维与商业逻辑很好地结合在每一个投融资项目之中;在具体层面,李律师从“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法律”等三个简洁的问题着眼,谈到实践中法律作为规则被遵守、作为武器以维权、作为资源以创新方案促进交易等不同层次的运用,简要阐述了自己对法与金融的体会。
李律师随后以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的海富公司与世恒公司、迪亚公司等投资纠纷案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把同学们带回到案件所涉项目投资时的2007年10-11月,就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中对目标公司的估值、投资款的用途、投资后对目标公司的要求、投资的退出路径、对赌协议的实质和形式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并概括介绍了自该案发生以来业界各方围绕案件所涉对赌协议的效力问题对该案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及最高法院再审判决的观点和分歧,着重分析了上述判决的内在逻辑、说理思路及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得与失。最后,李律师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了该案留给涉案各方及业界的诸多启示和悬念,并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杨青老师主持了全场讲座。